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讲座报名
来源: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3-04-10          浏览数: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积极践行“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活动,继推出“真觉石语——北京地区民族交融石刻展”进校园活动后,4月份还将陆续推出八期针对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线下讲座。


其中,第1-4期讲座将在4月12日(周三)、4月13日(周四)进行,欢迎大家报名预约,线下聆听专家们的深刻解读。


具体讲座内容和安排如下:
 
第1期  4月12日  10:00--12:00
讲座主题:西天东土何分别:清宫仿古圣像考察
讲座内容:梵像、瑞像、圣像的瞻仰膜拜是佛教徒追崇的目标,古有法显、玄奘、义净等求法高僧巡礼天竺之国,莫不取瑞像以归,供奉于寺庙之中,这些寺庙又成为新的朝圣之所。藏传佛教对于来自于梵域圣物的追求、珍藏和供奉之风更甚,借此建立自己的圣迹与宗教节日。这是佛教自西向东传播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本次以几件清宫收藏的仿古圣像为例说明,清朝是如何利用圣像重塑京城圣地,通过“西天东土何分别”的理论深化清帝文殊菩萨、转轮王思想,以实现其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
 
 


专家介绍:
罗文华,江西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职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受聘为故宫博物院二级研究馆员,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主要致力于藏传佛教文物的鉴定与研究、藏传佛教艺术史、清朝皇家的藏传佛教信仰文化与汉藏文化交流,出版专著:《龙袍与袈裟:清宫藏传佛教文化考古》、《故宫经典系列•藏传佛教造像》、《究竟定:清宫藏密修行宝典》等;自2005年开始,长期在藏传佛教文化区作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田野调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甘孜与阿坝地区、内蒙古等广大地区,研究范围涉及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壁画、寺藏文物等,出版了田野调查成果:《木雅地区明代经堂碉画》、《看不见的唐卡》、《贡嘎曲德寺壁画:藏传佛教美术史的里程碑》等。共发表论文106篇,出版著作14部。作为独立策展人先后举办了《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梵天东土 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展》、《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等大型展览。
时间与地点:2023年4月12日 周三 10:00--12:00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金石讲堂
参与人数:本期讲座仅限30人,请提前预约报名,不接受现场临时报名。
报名预约方式:本期讲座免费,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活动票种”栏中选择第1期进行预约报名。
 

温馨提示:本期讲座报名截止到2023年4月11日16:00,数量有限,报满为止。
 

第2期  4月12日  14:00--16:00
讲座主题:房山十字寺石刻
讲座内容:房山十字寺由于发现景教石刻而为世人瞩目,寺址现存的辽、元二碑(元碑碑首镌有十字图案)是考证研究十字寺历史、尤其是十字寺与景教关系的重要材料。但由于二碑碑文、人名、年款等有许多与历史不符或错讹之处,虽经许多专家学者著录并撰文考释,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
本次讲座由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王晓静研究馆员来分享近年来关于十字寺辽、元二碑的新研究和认识。讲座共五部分内容:一、十字寺遗址现状及石刻情况。二、辽、元二碑录文及其存在的问题。三、明代对辽、元二碑碑文之重刻及改动。四、辽、元二碑碑文考释。五、十字寺历史沿革及与景教之关系。

专家介绍:
王晓静,1969年5月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北京地区石刻文物调查、整理与研究工作,擅长石刻学、近代史及北京史地文化研究。主编并出版有《北京地区摩崖石刻》、《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刻拓片编目提要》、《北京地区近代石刻选粹》等学术著作,发表有关北京石刻及北京史地文化等方面的论文多篇。

时间与地点:2023年4月12日 周三 14:00--16:00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金石讲堂
参与人数:本期讲座仅限30人,请提前预约报名,不接受现场临时报名。
报名预约方式:本期讲座免费,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活动票种”栏中选择第2期进行预约报名。
温馨提示:本期讲座报名截止到2023年4月11日16:00,数量有限,报满为止。
 

第3期  4月13日  10:00--12:00
讲座主题:曹雪芹的少数民族见闻与书写
讲座内容:一、由曹雪芹的身份表述、门头村苗族的身份表述说起。二、清朝的战争与康雍乾时代曹雪芹北京地区的少数民族见闻。三、《红楼梦》中的旗人民俗与礼仪。四、《红楼梦》中的骚达子、土番。五、统一性国家、各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专家介绍:
曹雪芹纪念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红学、皇家园林、北京史地研究,发表各方面专业论文六十余篇,著有《曹雪芹传》《纳兰成德传》《曹雪芹生活时代北京的自然与社会生态》《三山五园研究》等十余部。

时间与地点:2023年4月13日 周四 10:00--12:00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金石讲堂
参与人数:本期讲座仅限30人,请提前预约报名,不接受现场临时报名。
报名预约方式:本期讲座免费,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活动票种”栏中选择第3期进行预约报名。
温馨提示:本期讲座报名截止到2023年4月11日16:00,数量有限,报满为止。
 
 
第4期  4月13日  14:00--16:00
讲座主题:从现存清代民族文字古籍看清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
讲座内容: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一所有着125年历史的国内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图书馆是全国重点古籍收藏单位,富藏古籍150余万册,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并居全国第三,一骑绝尘而居高校之首。这150余万册古籍当中,包含有许多民族文字的古籍,其中尤以满文古籍为最。北大图书馆的满文古籍收藏,既名声在外,又“藏在深闺人不识”,充满了一种浓浓的神秘感;对北大馆其他民族文种古籍的收藏,想必更是一无所知。今天,李雄飞老师就为我们揭开这层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神秘面纱。
 
专家介绍:
李雄飞,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高级编目员,副研究馆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班。1997年开始师从著名满语文大家、满文档案专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安双成先生学习满文。现就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从事古籍编目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版本目录学、满文古籍等。参加过《续修四库全书》《中华儒藏》《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中华再造善本》《清史》等国家重大项目。出版专著3部,其中,整理校订的《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荣获2005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参与整理、编辑、出版古籍类图书10余种、百余册,其中,整理校订的《中国丛书知见录》,荣获2005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曾任中国满学专委会首届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满语文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员、国家民委古籍办少数民族古籍专家工作组成员。

时间与地点:2023年4月13日 周四 14:00--16:00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金石讲堂
参与人数:本期讲座仅限30人,请提前预约报名,不接受现场临时报名。
报名预约方式:本期讲座免费,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活动票种”栏中选择第4期进行预约报名。
分享到:
0